English

上网为国企带来了什么

1999-01-0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庆 我有话说

编者按:上网是要花钱的,但如果利用得好,它能带来成百上千倍的效益。透过北京开关厂“上网”这一个实例,我们感受到:企业要取胜,关键是观念。转变观念,重视信息的作用,建立快速反应机制,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。

上网是趋势厂长有眼光

谈到北京开关厂上网(网址http://www.bwf.com.cn),了解内情的人都称赞厂长黄国诚“有眼光”。

1996年初,身为高工的黄国诚厂长听说网络能够宣传企业,便动了上网的心思。谁曾想,开会时报告一提出,立即遭到大多数与会人员的怀疑和质问,有人一听要连“国际互联网”便明确表示反对,甚至还提出一些令人难以作答的问题。只有黄国诚厂长认为,上网是趋势,能够宣传企业。他反复向大家做解释工作,并愿意独立承担责任。诚心加毅力,黄国诚说服了大家,意见得到了统一:同意上网。

其实,黄国诚坚持北京开关厂上网的出发点十分单纯,就是宣传企业。当时的黄国诚可没有想到因特网会给他带来“金山”,更没有要求技术人员实现网上交易等电子商务性的工作。但社会在发展,技术在进步,北京开关厂因黄国诚这一独具眼光的决策,连通了市场,走向了世界,也因此带来了北开人观念的变化,带来了北京开关厂信息战略的实施,带来了北京开关厂网上交易的实现。

国有企业,目前还没有使用计算机的恐怕很难找到了,但能否都像北京开关厂这样,把计算机管理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这样一个高度呢?魏镜环是北京开关厂信息中心主任,也是唯一的厂长助理。换言之,魏镜环是北京开关厂决策层的智囊人物之一,这就足以说明信息在北京开关厂的地位。信息的掌握和利用被提升到一个相应的高度,就是观念的一大转变。

上网创效益不止千万元

由于历史、机制等诸多原因,国企的决策层成员大多认为计算机是“耗财”,其实不然。魏镜环主任介绍,在北京开关厂上网前,厂内没连局域网,计算机主要用于工资管理、库存管理、文书等工作,各自独立,使用效率很低。自1996年7月上网以后,厂里建立了局域网,将企业资源充分利用并使其增值。过去,厂子出钱与社会各界建立的关系,尤其是业务关系是企业的一笔巨大财富,但大多数掌握在个人手中,结果是人走关系走、人走成果走。现在联了网,这些用户档案、业务经历、科研成果等全部入网,人走了没关系,新人还可继续使用,结束了“老人带新人,一带带三年”的历史。

现在连接因特网的电脑也由初期的1台增加到18台,重要的生产部门和行政部门可以随时上网,收集所需的国家政策、市场情报、技术情报甚至对手资料等,以制定相应策略。总之,上网所创造的效益是无形的、长远的、战略的,是不能用数字来体现的。

当然,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是可以看得到。1998年度北京开关厂通过上网,采购成本少支出963万元(与在市场上直接采购比较),节约下来的就是企业的利润,仅此一项,就价值近千万元。过去业务员外出都要携带一大堆资料,现在不同了,定货人员去外地不用带许多书面资料,只需同客户一起访问开关厂的网址就能解决问题。网上北京开关厂图文并茂的产品信息和企业形象资料,缩短了与客户交流的时空,增进了情感,增强了客户的信心,当然也增加了定单的数量,同时也避免了因业务人员水平差异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。访问北京开关厂网站时,客户能向厂内任何人提出任何问题并即刻得到答复。

这就是网络,这就是效益,这就是金钱。

创利如此高启动投多少

“26000元上网,连通国际!”负责实施上网工作的陈旭平女士坦言道,“在那次会后,先批了20000元,购置了电脑等上网所需的软硬件,开设了电子信箱,注册了域名,而后又追加了6000元做主页,到1997年1月正式开通网站。就这点儿钱,就上网了。”

投入与产出有如此巨大的反差,让人始料不及。在企业当中,信息化建设到底要投入多大的比例才合适?记者听到的回答是:“销售收入的1%”。

上网应规范企业需扶持

在采访中,魏镜环也向记者反映了一些问题。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建网热潮,什么“质量网、名牌网、企业家网”等等,几乎是一个行政部门一个网站,一个信息中心一个网站,在众多的网站中缺乏具有权威性、信息量大而又费用低廉的网站。结果,让人无所适从,很难选择。尤其是那些行政部门的网站,如果他们撤并了,网站会不会消失?客户利益谁来保障?

魏镜环说,我国的信息化建设、电子商务等进程才开始不久,距信息发达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,要迎头赶上,必须在政策、费用、数据共享等方面予以规范,而且应该鼓励、扶持企业上网、用网。否则,我们怎能适应自己企业的需求?又怎能适应国际大市场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